找到相关内容1427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当代中国宗教现状纵横谈

    信仰,如萨满教、东正教、三一教、妈祖信仰等。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自1982年至今,中国各种宗教获得程度不同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占全国总...做出符合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的阐释,突出伦理道德和宗教的文化属性,注意加强与不同信仰、不同宗教、不同教派的对话、交流与团结,共同为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搞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

    冯今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256597.html
  • 我国宗教立法论要

    我国宗教立法论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宗教事务作法律上的规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我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新时期新阶段积极推进宗教立法应当以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和他们的家属不分男女、种族、宗教,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皆为苏维埃公民。”①同年12月,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第6条规定:“一切祠堂庙宇及其他公共土地,苏维埃政府必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1361153.html
  • 龚学增:妥善处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宗教矛盾

    信仰自由政策,增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上来。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

    龚学增 (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1573179.html
  • 不忘节俭

    丰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把“勤俭自强”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我们不能一边喊着弘扬美德、勤俭节约;一边铺张浪费、盲目...

    郭水来 厦门市同安二十六中

    |惜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2102581983.html
  • 贾庆林会见参加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代表

    的举办将有助于加强各国佛教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独特的贡献。   贾庆林强调,中国政府全面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相处;信教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彼此尊重,团结和睦。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佛教与世界佛教及其他宗教一起,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挥应有的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

    王敬中、柴骥程

    |世界佛教论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4/0834413686.html
  • 解读六中全会: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尊重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群众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   ——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这是我们党依法执政和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佚名】

    |宗教|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2/0817527027.html
  • 少林寺大师释延裕:开幕式上少林弟子将表演武术

    使命?   释延裕:首先我是一个中国的公民,也有权利、责任和义务为我们的祖国2008年奥运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或许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全国人民以不同的方式为奥运加油,有人在默默的关心,有人会自己献策献计,也有一些为奥运摇旗呐喊,我很荣幸能作为一个火炬手,作为传递火炬,一种和平象征的火炬手,我感觉特别荣幸,我想这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做的责任。   奥运官网:您也代表广大的少林弟子给我们十几天...

    佚名

    |武术|少林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13403226997.html
  • “场所”为中心的“宗教活动空间”——变迁中的中国“宗教制度”

    形态而得以存立,从“制度宗教”变迁为“宗教制度”;而中国人的信仰,是否能建构为现代公民社会中的一种精神权利,在其宗教制度之中顺利获得一种宗教徒身份的真实定义,均须从此“制度”入手。否则,许多问题将无法...公民,3000多个宗教团体,10多万处宗教活动场所,30多万宗教教职人员,另有74所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⑩] 这说明,宗教社团和宗教活动场所,已成为中国当代宗教的基本存在形式,为当代中国一...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5455475.html
  • 公信力是公益慈善事业的生命

    rdquo;的自律,作为“异体监督”的他律,包括社会舆论、民间评估机构及公民监督在内的“第三方”监督,由于无利益关联,无面子顾虑,不仅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公正、有效,也更能发现规则制度及其执行中的漏洞。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公民爱心的激发,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截至去年9月,在全国注册的慈善组织中,各级基金会有1361家,县级以上...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0442082590.html
  • 守护斑马线 别靠“马路佐罗”

    ,当群众反感甚至愤怒、却无能为力时,当交管部门坐视不理时,老人的行为在法律上,似乎可以被解释成为一种“自力救济”行为。 在民法领域中有一种情况,当公民无法通过公权力...口号,怎样才能使得斑马线不再是马路危险地带,成了摆在行政执法部门面前的首要任务。广州市在2003年曾经推出过鼓励公民“拍摄举报交通违章奖励”政策,最终因为民间证据不符合法律有关...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15525986461.html